求安身

市民對住屋需求有增無減,置業階梯未必人人攀得上,基層市民的住屋需要,如何解決? 本港現時有逾27萬宗公屋申請個案,平均輪候時間為4.7年。面對愈來愈⾧的公屋輪候申請者隊伍,政府稱會以破格思維,協助和促成各項由民間主導和推行的短期措施,增加過渡性住屋供應。 其中一個「社會房屋共享計劃」以釋放社區內閒置單位,以共居模式租予有需要的人士。另外又構思在閒置土地興建預製組合屋,增加房屋供應量。 一系列的過渡性房屋措施,是創新抑或倒退?由政府牽頭拆牆鬆綁,是否就能避免民間機構推行類似計劃時所遇到的難處?